2)第三十一章 朝会下_回唐朝当王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李恪朝堂之上的表现,心中暗自揣测,此子今日去往蕃地,会不会龙潜大海。

  毕竟,李恪还身兼益州大都督,总理益州一切军务大事。

  本朝的亲王都习惯马上将军,万一被立下不朽军功,对将来的帝位也是有很大的威胁啊!

  于是迈步上前的说道:“殿下年幼,就要即将远赴益州,陛下为我大唐,忍痛割爱,老臣为陛下贺,为我大唐贺。”

  “然殿下年幼,位高权重,微臣恐怕,殿下被小人欺骗,图生祸乱啊!”

  李二饶有兴致的看着长孙无忌说道:“既然如此,辅机以为该当如何?”

  长孙无忌说道:“微臣以为,应加派一人,辅佐照料殿下,避免其走入歧途。此人应该比殿下年纪稍长,又的身份显赫,不被当地官员所压迫,才能够安然保护殿下。”

  李恪听着暗怀鬼胎的长孙无忌的话语,说道:“父皇,儿臣虽年幼,但立志成为像父皇一样英明的人,岂能随意被小人作乱,有辱我皇室名誉,儿臣虽有宏图之志,但肯定会有向长孙大人那样欺儿年幼之人,为了威慑屑小,儿臣请父皇御赐一把尚方宝剑,上可斩贪官污吏,下可斩欺民之徒。”

  李恪说着,还恶狠狠的看了长孙无忌一眼,好似长孙无忌便是那屑小一般。

  其他众臣,看着针锋相对的俩人,都没有贸然表态,只在那静观其变。

  房玄龄和杜如晦也是对李恪另眼相看。

  今日大殿上观其与长孙无忌对峙,虽年仅十岁,却无半分怯场。

  据理力争,暗中诋毁长孙无忌欺负自己年幼不说,还趁机向皇上要权,处置得当,颇有点本事,假以时日,怕不是第二个李二。

  李二看着台下俩人,暗自揣测,虽李恪说他想当个逍遥王爷,改革只是想对大唐百姓做点实事。

  但现在其还年幼,待长大成人,难免会有非分之想,对承乾不利。

  长孙无忌是承乾舅父,难免会堤防所有可能成为承乾敌人的人。

  心中打定主意的李二说道:“辅机大人言之有理,但皇儿的担忧也是情在理中,既然如此,就由侯爱卿的儿子陪同蜀王一并去封地,蜀王执朕亲赐尚方宝剑,上可斩贪官污吏,下可斩欺民之徒,特殊情况可先斩后奏,务必把益州一切事务打理的井井有条,别辱没了我皇家威名。”

  侯君集在一旁默不作声,万万没想到,这喜从天降。

  侯君集忙出列领旨谢恩。

  侯佩玉现在是李渊侍卫,也就是暗中监视李渊之人,从六品官职,现在一调动,怎么也能把从字去了,正六品没跑了。

  可见此时的侯君集是多受李二信任与宠爱。

  当然,侯佩玉此去还是有监视李恪的用意,不用李二明说,侯君集也明白该怎么做。

  长孙无忌心中有点惋惜,本来打算让儿子长孙冲担任监视者,进一步对太

  请收藏:https://m.qing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