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六章 贷款好批吗_重生从小作坊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要是闫俊知道闫大海心里想的是什么,肯定笑话他,老爸,这么多淀粉肯定不是咱们家自己用了,等过一段时间就开始往外卖了。

  至于那几家卖原料的,闫俊也和他们没有冲突,他们卖红薯粉和玉米淀粉,而闫俊只有木薯淀粉。

  等到绵绵秋雨下了好多天后,粉条就会断货,行情不好。

  等到天气放晴,豫东310大市场的存货会被山县、禹州、闫王庄、向城等做粉条加工的瓜分掉。

  又加上南方的淀粉因为铁路问题运不过来了,接下来木薯淀粉和玉米淀粉涨价涨疯了。

  特别是木薯淀粉,因为做粉条必须用,它的黏粘性强,不用木薯淀粉,粉条就会夹生。

  终于可以休息了一下,闫俊带着一帮工人和来帮忙的村里人先去了镇上两家澡堂,洗洗身上的淀粉。

  然后去了孙尚学已经开业好几天的地锅鸡店,请客吃饭。

  闫大海和田兰琴照乎着:“大家敞开了吃,白酒,啤酒管够!”

  此时的闫俊正坐在角落里和文菲莹聊着天,好几天没好好说话了,甚是想念。

  得知她的论文受到了老教授重点关注和肯定,闫俊也为她高兴。

  期间她又提起了学校安排的社会调查体验报告她还没完成,估计过几天还会回来一趟。

  当问起她是什么课体,对闫俊眼界很认可的文菲莹说实说了,她做的是豫东农民一年收入支出分析。

  闫俊当场说了,做这个没意思,换一个,文菲莹奇怪了,问他有啥好点子。

  闫俊笑而不语,说回头给她发邮件。

  要送她一份大礼,或许能提前改变国家的一道民生政策!

  挂了QQ,留下了满脸不解和好奇的文菲莹。

  闫俊放下手机就开始了大吃大喝,地锅鸡,真香,泡面吃得够够的了!

  三十个人,分六座锅,都是能吃的主,大份量的上。

  花了一千多,姐夫还不要,咋可能,这钱必须要!

  开业闫俊没赶回来,今天这顿算是闫俊补上了。现在大姐一家和梁正是开心极了,天天生意爆满,而且孙尚学也挺喜欢梁正的,干活卖力气,天天都是最后一个走。

  临走还问闫俊要不要参一股,闫俊当然不要,餐饮业操心又受累,还得玲珑八面,不适合!

  一顿饭,最享受的估计是铁红钢了,他一个人吃了一锅。

  没错,闫俊单独给他安排了一锅,他这样的和别人一块吃饭,不熟悉的会觉得别扭。

  吃饱喝足回家睡觉!

  第二天醒来,养足精神了。闫俊偷偷摸摸的拿着身份证,银行卡,还有大学毕业证去了镇上的邮政储蓄银行。

  那时候还没有农业银行,镇上只有这一家,业务忙的很。

  闫俊在这里已经升到大客户了,毕竟人家也知道他上次卡上多少钱了。

  等闫俊找到客户经理杜尧峰,说明了来意,他也很感兴趣,毕竟年底

  请收藏:https://m.qing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