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六章 差点上当_重生从小作坊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晚上吃饭,分成了两桌,男人一桌,任馨予和田兰琴一桌。

  主菜还是地锅炖鸡,上面铺满了一层红薯粉条,香气逼人。

  王师傅看来挺喜欢吃这个粉条的,肉都没见他吃几块。大家举了一杯酒,放下了酒杯。

  王师傅感慨道:“好多年没吃到这么劲道的粉条了!”又夹起来一团粉条,吃了几口,“你们别看我们厂设备这么先进,做出来的粉条还真没有这样的有弹性。”

  然后他讲了,全自动粉条机是把粉条蒸熟的,还有是真空搅拌面粉,没有气泡,弹性就不好了,然后又是低温老化,去除了粉条的粘性。

  口感确实比不过冷库出产的粉条。

  当然,全自动化粉条机也是好很多好处的,就起码省了冷库和外面晾干的功夫。

  因为明天一早就要生产粉丝了,所以大家酒就适量喝了一点。

  晚上,王师傅安排到路北仓库那里的房间,闫磊过完年就回家住了,正好安排任馨予。

  早上五点,大家都到齐了,连闫俊这次也早早地起来了。

  在王师傅的指挥下,玉米淀粉倒进了池子里,随着机器的转动,不一会,粉丝就出来了,一个工人赶紧把挂在细铁杆上的粉丝拿到准备好的铁架上,等铁架装满了再由下一个工人推进烘干箱,10分钟,再推出来就是干透的粉丝了。

  然后把干粉丝先放到厂房一角。

  很顺利,就是感觉有点慢,按这速度,十个小时最多只有8000斤。

  过了一个小时,速度还是没有提升,闫俊就问了王师傅,“王师傅,这产量是不是有点少啊,我怎么觉得没有鹤壁那家工厂生产的快啊?”

  王师傅点点头,“现在是没有,主要是工人不熟练,别着急,你看她们接手的时候,会浪费一点时间,这是不熟悉,等过一段时间就好了。”

  闫俊在这看了半天,烘干机到是好操作,温度调制好了,其他的不用管。

  但是,要是自己制造个烘干箱,估计不好弄吧?

  杨晓鹏现在正站在烘干机旁边看着,没用,除非打开机器看里面。

  这几天,王师傅把一些常见的问题解决方法教给他。

  这时候,闫俊记得有部电视剧讲的男主角为了学到日本人的技术,天天把自家设备弄坏,让日本人来修,时间一长,他手下的维修工就把技术学到手了。

  可再一琢磨,好像不行,学会修困难,困难的是制造设备,特别是温度如何把控,这个跟着修是学不到的。

  一晃三天过去了,这三天杨晓鹏一直钉在粉丝生产线上,该学习的也学习的差不多了,王师傅在下午生产结束后提出了告辞。

  闫俊是没办法挽留,人家来的时候就说了,在这里三天,包教包会了。

  他也没想去挖人,不值得,如果不仿造设备的话。

  等田亚军送王师傅去火车站,闫俊和杨晓

  请收藏:https://m.qing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