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19章 调查房价_带着房子穿古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里面的元宝,圆滚滚,闪亮亮,对宋筠来说,比隔壁放着的首饰还讨喜。

  有三种面值的,十两、二十两!、和五十两,其实不仅仅是倒卖去年唐家送的那些布匹和药材挣的钱,还有家里开卤味铺子的时候,沈氏隔几个月给的“分红”。

  虽说宋筠从来没说过那个铺子挣的钱应该分给她,甚至最初的目的也不过是改善一下家里的条件。

  但沈氏和宋念商量了之后,还是留出了一部分,原本是她自己攒着,等着日后给宋筠做嫁妆呢,结果被宋筠知道了。

  她觉得,与其让这钱越放越贬值,还不如让她拿着,万一她又想折腾些什么呢。

  在和沈氏商量之后,这钱也就彻底到了宋筠的手里了。

  此外,还有因为土豆而被王璞以及其他几家直接送来放在库房里的礼物,这部分钱,也分了宋筠一部分。

  不过这次的数额比较大,就是真的在沈氏手里了,也只是让宋筠拿了几个银元宝过过瘾。

  零零总总的,宋筠的手里,光银元宝的价值就有小二百两了。

  以宋筠七岁的年龄,之所以能一下子拿出这么多东西,还是得感谢沈氏的开明教育。

  要知道,这时代还是很讲究“父母在,无私财”的时代。

  很多人二三十岁了,能由自己做主的也就是家里给添置的东西以及每月的月例银子,但凡想多花钱,都得去公账上登记。

  像宋筠这种小小年纪,私房就一堆的,甚至还能自己做主去买铺子,除了那些出身真的好、家里实在有钱,以至于随便卖个簪子都能换出几十两几百两的,也就是宋家这种教育观念比较宽松的人家了。

  这个钱数,在府城买大一些的、可以坐下来吃饭的铺子肯定是不够,但买个小格子间,只对外销售,生产过程放在别的地方,还是可以的。

  不过,这么大笔的投资,虽然宋筠觉得很值得,但还是应该和父母商量一下,不然惹恼了他们,下次再想自己做主就难了。

  为了增加成功率,宋筠还翻出一根炭笔,坐着写了一份策划书,从“民以食为天”谈起,增加这门生意的可靠性,再拿最近的销售情况做了个简易表格,以此证明这门生意的市场还有待挖掘。

  宋筠沉思着咬了一下笔头,没咬到艮啾啾的橡皮或者硬中带软的木头外壳,而是硬邦邦臭兮兮的炭笔的味道,她忍不住呸呸呸了几下,然后有些可惜地想:

  还不够,最好是再找找近几年府城房价的走势,证明即使卖豆制品不挣钱,房价的升职也不会赔了。

  宋筠把纸叠了起来,夹在书页里,把炭笔用草编的小盒子收好,准备等着做点好吃的去贿赂贿赂两个哥哥,让他们帮忙去打听一下。

  这种事,还是两个十岁出头的少年去询问更靠谱,既不会被当做竞争对手而防备,也不像宋筠

  请收藏:https://m.qing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