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3章 薛礼入学府_耕耘贞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着什么。

  但到底是从河东薛家这个名门大族中出来的,薛礼非常明白,藏书的图书馆代表了什么。

  所以第一时间便跑到幽州学府的图书馆,对里面正兼职的图书管理员道,

  “老师,这幽州农业学府有多少藏书?我可以看吗?”

  “现在大约三千卷吧!”图书管理员倒是打量了一下没有穿校服的薛礼,谨慎回答道,

  “每年还会从高陵学府那边要来一千卷左右复印本。

  你若想要看,倒每天都可以在图书馆里找个角落看就是了,但所有书籍不许带出图书馆。

  如果你学分足够的话,可以向图书馆要纸张笔墨,自己抄录一份书籍,拿回去慢慢看。”

  “高陵学府这么多书吗?”薛礼听到这话,不由对远在长安的高陵学府表达敬意。

  “嗯,传说世家有感燕王贤良,在燕王的号召下,便是向大小世家借书两万卷。

  后来且不说陆续有其他世家或者朝廷官员编撰文集会送到高陵学府而去。

  就算农业每年都会挑选精品论文,选入到农业学府的图书馆中。”

  图书管理员说道这里,带着几分自豪道,“传说现在高陵学府藏书已渐到三万册了!”

  “三万册了?这么多?”薛礼听到这话忍不住发出了感叹与羡慕。

  毕竟,这可是整整三万册书籍,对薛礼来说,实在太难想象这画面了。

  事实上,图书馆一开始建立起来时,李泰也就只是想要扣点书籍,来农业学府装装门面。

  后来因为进京科考时,允许考生到农业学府的图书馆中看书,当然还是看书免费,但如果想要抄录的话,那就需要钱去买纸笔。

  如果私自带书出去,被发现了更是会直接取消科考的名额,对于这些考生来说,威慑还是相当大的。

  正如此,一些穷苦考生一般会选择报名成为农业学府老师,然后享受学校的福利,或者一样赚取学分去抄书。

  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是吸纳了一部分社会上的师资力量,帮助农业学府健康发展。

  不过,这些老师加入到农业学府后,他们发现农业学府的由李泰定下每名毕业学生都必须要写的论文制度,基本上想要毕业,就必须要完成一份论文。

  而其中学生写得最好的五百篇会被学校收入到图书馆,表示你们对学校的贡献,学校也有幸培养出这么出色的学生之类的鼓励意思。

  但李泰不懂得这时代的人对写书著作的重视,以及一种天生想要的传承使命感。

  尤其他们觉得连这些写着粗鄙言语的普通学生都能著书立说,那他们凭什么不能试试。

  而这些人是什么人,全部都是进京赶考的学子,不说他们的能力如何,但他们的文章绝对是全国都能够拿得出手的,而只要有人被学校收录,那攀比自然就不可避免。

  但这件事情,惹怒了一直都乖

  请收藏:https://m.qing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