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5章 李世民的询问_耕耘贞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经济这东西,当然在李世民的理解中经济就是钱。

  听到李泰的话,李世民苦笑道,“伱在边疆放牧还不够,难道还打算重新修建秦直道?”

  “我倒是想,但现在的大唐支撑不起这样的工程。”李泰摇摇头道;“若真要修建,就要以长安到丰州为合纵,形成主轴,然后灵州,盐州,夏州,银州为连横。

  以如此十字骨架为基础,修建贯通整个黄土高原的交通命脉。

  真说起来,也许是不亚于大运河的大工程,至少现在大唐还承接不了!”

  “你还真想修建啊!”李世民听着李泰口中略带着几分惋惜,又有几分跃跃欲试的神色,却发现自己的儿子好像有几分杨广风采,甚至比杨广更加疯狂。

  若被朝臣们知道了李泰的想法,怕不是也一个接一个排队找自己死谏来了。

  “大唐现在的国力支撑不起这样的工程。”李泰评估了一下,无奈道,

  “甚至就算最初步的直道,现在修建起来也有难度了,甚至比秦修秦直道候更难!”

  “为何?”李世民听到李泰的话,却带着几分疑惑。

  说实话,在修建东西上,自己倒是第一次看到自己儿子面露难色,毕竟哪怕是郑白渠,李泰说翻新也就翻新了。

  而李泰开口道,“为了选择合适种植牧草的地点,所以我查询过这片地区的地利信息。

  从南北朝开始,这片区域出现了荒漠,甚至沙漠,所以想修建秦直道,就要先治沙。

  否则每年维护道路的成本会非常高,高得让人觉得不划算。”

  “《水经注·河水三》:“余按,南河、北河及安阳县以南,悉沙阜耳,无佗异山。”

  李世民听到了李泰的话仿佛想到什么,直接对李泰背诵出来。

  这幕看得李泰瞪大了眼睛,这就是古代人牛的地方啊。

  自己看了书顶多只是对这些东西有印象,大概知道是什么事情,但李世民居然能直接背。

  很显然,李世民非常享受李泰那充满了震惊与崇拜的目光。

  毕竟自己老实被自己的这个儿子震惊,现在自己也要装回来,这才是正常的父子关系啊!

  “那你的意思到底是不是灵州与丰州!”李世民听着李泰的话语,皱眉道。

  “是也不是!”李泰说道,“这两地本身的地形自然是非常合适的。

  但如果不能治理风沙,建造通途,那将来不说异族,单是有人反叛,怕也会有蜀地之势。

  到时候想要把这两处地方夺取回来,就非常麻烦了!”

  “你的意思是,我大唐会有失土之事!”李世民看着李泰,神色严肃道。

  “此事乃为百年大计谋划,自然要把所有的事情都计算在内!”李泰看着李世民身上传出来的威压,但却也无惧,

  “我自然希望大唐千秋万代,但自古未有王朝不曾覆灭。

  我之志向,也不过希望大唐能跳

  请收藏:https://m.qing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