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12章 王珪的直爽_耕耘贞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侯君集颇是疑惑。

  而实际上,在场跟着李世民进行商议建设炼铁厂的大臣,或多或少那都见到了李泰那天是怎么样通过粮票活生生的变出粮票,然后在士卒手中转悠了一圈,然后听说还赚了不少。

  所以他们都相信,李泰说让他建设炼铁厂能够节约两成成本的话。

  而且,在洛阳那地方兴建能够锻造甲胄的炼铁厂,对以后大唐把甲胄等军备运输到指定的位置相对来说也方便许多。

  说实话,在场大臣就没一个会反对这一件事情的,毕竟能够从李泰身上扣点东西下来,自己凭什么不扣啊!

  真正问题是,自己需要李泰花钱把这个兵工厂建立起来,但同时又需要监督李泰,不能让李泰借助这个兵工厂结果偷偷给自己把甲胄给打造出来。

  毕竟要是李泰真做了这种事,那么轻的说李泰要谋反,重得说一个朝廷用钱时,这么舒服的润滑油要是消失了,那大唐多亏!

  “圣人,我觉得需要一名明白魏王真正能力的大臣,且懂得大唐规章制度,秉直刚正之人过去与魏王好好谈一谈!”

  这时候的房玄龄站出来道,“否则我们提一个条件,魏王提一个条件,洛阳与长干有百里之遥,等我们商谈好,怕事情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了!”

  “你的意思是,这件事交给叔玠去与青雀慢慢的谈!”

  李世民倒是反应了过来,因为王珪年龄大了,不适合再在自己身边往死里干活,自己便是把他打发到了青雀身边让他做越王府长史,顺便散散心。

  毕竟李泰虽然会赚钱,但从也不是什么守财奴,甚至真说起来青雀做事还是相当奢靡的。

  单是吃个面就让他的厨子弄出了一百种的吃法,还出书立传了。

  所以便让王珪跟着李泰享享清福也就是了,顺路帮着自己盯着李泰别走岔道。

  而现在看起来,王珪到底是一个不错的人选,李世民想到了这里,对房玄龄道,

  “把朝廷的底线划给了叔玠,叔玠与青雀慢慢谈!”

  “诺!”房玄龄听到李世民做出如此决断倒松了一口气,最重要得是这口锅甩出去了。

  说实话,倒不是房玄龄做事情不粘锅,而是魏王与太子到底太敏感了。

  更重要得是,这件事情又关乎甲胄,要是将来李泰真的造反,那谁同意了李泰的修建炼铁厂的,怕是一个都没得跑,肯定会被牵扯到的。

  所以还是把这件事情交给王珪吧,组织信任你!

  朝堂上的朝臣一时之间,全部以最快的速度做出了决断。

  毕竟若迟疑了一下,李世民让自己过去与李泰对接怎么办。

  房玄龄能够看到这里面的风险,位极人臣的几位谁看不到!

  也就只有王珪,好端端干嘛,好端端的礼部尚书做着表示自己年纪大了要请辞。

  结果礼部尚书给李道宗做了,而他则被李世

  请收藏:https://m.qing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