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91章 序幕的拉开_耕耘贞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着李世民没有提出什么反驳的话,却是明白李世民心动了。

  李世民心动的原因,未必李世民觉得李泰提出的这个方案有多好,而是李世民发现李泰对基层那匪夷所思的影响力后,还是想要本能的制衡下李泰,结果李泰也太自觉了。

  这是皇帝对自身权利掌握的本能,换了任何一个皇帝,见到李泰在基层官僚中居然拥有这么大的威望怕是要思考着应该怎么制衡魏王了。

  如果换了是朱元璋的话,只要这儿子不是朱标,基本上可以回去写好遗书了,命惨一点全家都会下去陪你的。

  所以,房玄龄看着李泰这么自觉的提出让这些进士或者明经监督低品级的官员,房玄龄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支持的。

  尤其对很多考试考上了明经或者进士的举子,因为对于朝廷的规矩以及处理方式不懂,很多都需要让他们守选。

  现在魏王制造出了一个有意义的岗位出来,说实话房玄龄还是比较欣喜的。

  而李泰则开口道:“举子顺利考核后,一般上都需要进行守选,等到有官职空缺才会给他们安排职务。

  但也可以将他们安排到地方,身份为观风使按九品发放俸禄,见七品以下官员同品,无需行礼,专门负责当地郡县县志记录。

  同时每年需以当地情况写一份伦策,配上他每年积累的县志上交吏部,三年后根据他们所写伦策,再行安排具体官职。

  另外若在这过程中,当地七品以下官员出现空缺,那在当地居住半年以上的观风使拥有优先补录权利!”

  “魏王的意思是,这些人并不管理具体事务?!”房玄龄听到李泰的话不由疑惑。

  李泰听到房玄龄的话点头道,“我并不觉得,这些刚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官员真比朝廷的官员更加了解民生与官场。

  但我相信他们的出仕绝对心中有着一番雄心壮志,所以趁着他们热血未冷的时候,把他们放到基层写县志便是可以。

  尤其他们拥有直接把当地情况上报吏部的权利,对当地官员来说,纵然出现贪赃枉法,也绝不会太过放肆。

  这些下放到当地州县的观风使,让他们记录县志,这本身就是对官员的监督,同时也是对这些观风使自身的磨炼。

  至少吏部能够通过他们送上来的文章,将来给他们安排职务时,能把他们安排到相对来说更适合他们的岗位。

  当然,当地的官员如果因为贪污受贿受到了牵连,只要观风使没参与,那将来惩处后,观风使也能够很快替补起来!”

  说实话,在李泰看来,一般上官员也很难太过放肆,理由非常简单,就是这些官员在基层如果没有世家大族的配合,那就算成为官员,也不过只是泥塑木雕。

  而有基层世家大族的配合,那多一个观风使也就只是多一个记录县志的人而已。

  观风

  请收藏:https://m.qing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