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章 隔墙东(二)_娇养祸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沉疑,一字未改,仍在最尾落了白丰年的款。

  隔日夫子庙祭祀,两县一府的生员皆冠服齐整,列站先圣座前,泱泱四五百人,上有国子监一干官员,下有两县教谕、训导、嘱托数十人。

  先圣座下罗列各色祭品,由南直隶国子监祭酒宣读祭文。那官着补服,四十出头的年纪,须髯五寸,高声唱喏,念至:“先圣先尊,明德惠永,遗照千秋、四海万颂。”声调几番跌宕,眉额几度叠展。

  那白丰年还不知祸将暗行,在下头洋洋听江宁县儒学教谕的客套恭维,“君之祭文,真是闻者欲泣。”

  “哪里哪里,过誉过誉。”

  谁知祭祀一毕,国子监祭酒便将一八品国子监于监丞叫到轿前诘问:“今番写祭文的那个白丰年,是谁举荐?一篇祭文,单是错字就有五六处!这等蠢材,竟放到儒学教导学生,岂不是丢尽朝廷脸面?又能为朝廷教出什么博学之士?你去数一数,上回科举,两京出的进士,我应天府占几个、顺天府又占几个?我看你们是存心叫我在顺天府那边没脸!”

  那于监丞唬了一跳,忙拱手,“卑职也只晓得这白丰年是上元县儒学新任的教谕,别的,卑职即刻去查。”

  不过次日上晌,便问到上元县衙门。那县官叫赵科,五十岁的年纪,升官是不指望了,只盼着在这县尊的位置上,安安稳稳颐养天年。

  不想出了这个岔子,生怕受牵连,不住赔礼,将这于监丞请入内堂,左右推脱,“不敢瞒你,此人不过举子出身,胸无点墨,按制,如何能任教谕?”

  监丞怒得直拍案,半晌吃了茶,方平了些火,“老兄、我的老兄!你险些害惨了我,那个蠢货写了篇祭文,处处错字,祭酒王大人昨日主持祭礼,在先圣面前、当着两县一府那么多生员念他那篇祭文,脸都气绿了!我不管你,怎么回事,你得给我个交代,我好回去交差!”

  这赵科有些支吾,只怕说了得罪举荐的陈通判,便左右婉言,“老兄,我劝你不要多问,怎么回事情您还有不清楚的?假使没人竭力举荐,我能用个举人去做教谕?”

  “谁举荐的?你只管照实说,我们国子监与你们这些地方衙门,没什么干系。我们要问,也不牵连你。”

  可巧何盏在内堂廊外等着呈递公文,听觑半日,心里计较一番,借故进去,朝赵科拱手,“大人,卑职在外听了个原委,大人有大人的难处不便说,于监丞有于监丞的上令得知道实情。既然大人不便说,不如我来说,日后若要怪罪,怪我就是。”

  说着,又朝于监丞作揖,“这白丰年我晓得,家中有些田地,供他读了几年书,实在不是这块料,勉强考了个举人,偏一心想入仕为官。前些日子听见我们上元县缺位教谕,便打点了些礼,走了应天

  请收藏:https://m.qing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