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76 李业敬呈王霸策(下)_三国之最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谶语的神学色彩。

  黄巾起乱到现今,天下大乱已经多年,各种各样的谶语因也更早已是沉渣泛起,一如两汉之交际,再次四处流行,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一句,即是“代汉者,当涂高/也”。

  这句话出自《春秋谶》,《春秋谶》是一本成书久远的谶书,早在秦汉前就有了,其书中“代汉者,当涂高/也”这句话,据说前汉武帝就曾经提过。

  那么,这句话到底是何意思?

  “代汉者”,意思明白,不必诠释,关键是“当涂高/也”是何意?

  便有一种解释,“涂”,“途”也,“涂”的一个意思是“道路”。“涂高”,意思就是“道路、高大”。亦即,“取代汉家”的这个人,和“道路”、“高大”有关。

  袁术名术,字公路。

  术,“邑中道也”,术的本意是指城邑中的道路。所谓战术、道术、法术,这些词中的“术”用的都是术的引申之意,路数的意思,打仗的路数、道的路数、法的路数。

  术是道路,公路里边也有路,则按此推之,“涂高”指的会不会是袁术?

  别人怎么想的不知道,袁术对此深信不疑。

  亦因是,袁术尽管与刘表相攻数年,都不能取胜,现今之地盘,只有南阳一郡与江夏半郡,又现荀贞迎刘协、朝廷到了颍川,可以说他的事业不仅是多年无有进展,反其如今面临的形势是日渐恶劣,可他心中所藏的“壮志”,却随着他年龄的增长,而非但无有消磨,反更越来越强烈。

  宏图霸业藏在胸间,而若取关中,得到了这份王者之基,对他“壮志”的实现,毋庸置疑,明显会有极大的助力,甚至说不定他的帝业就此便可确定!

  只从这方面来讲,他倾向於李业的献策,也是丝毫不足为奇。

  ——前之所以不能实现雄图,或许是因时机未到?荀贞为什么偏偏於此时迎了刘协、朝廷到许县,从而使长安、关中因此而竟一下子空虚起来?这又是不是说明时机已到?

  也许谶语的实现就在今时?

  袁术便与李业说道:“我思之良久,以为卿之此谋,诚然嘉策也,然如若行之,却有一个为难之处。”

  李业问道:“敢问明公,是何为难?”

  袁术说道:“取长安虽不难,可取长安后,就需我亲自坐镇,则到那时,若是荀贞、刘表趁机来犯南阳,可该如何应对?“

  李业对此已有对策,胸有成竹,回答袁术,说道:“明公,长史杨弘智谋之士也,明公入居长安后,可留杨弘为明公守南阳。”

  袁术说道:“只凭杨弘,恐难保南阳周全。”

  李业说道:“明公,即便以最坏的后果计,南阳最终真是不保,可那个时候,明公已得长安、雄踞关中,关中,王霸之业也!则南阳纵暂失之,又有何妨?”

  “……你此话,倒也有道理

  请收藏:https://m.qing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