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章 君子之射_长生两千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候,端木赐就已经转身后走,走了约有三四十步后停住,然后又看了看箭靶,感觉差不多了,于是点点头,“可以了。”

  许直惊骇!

  这端木老师是要站在那么远的地方射箭吗?离百步也差不多了啊!如果这都能射中,那岂不就是百步穿杨的降级版?

  许直很怀疑某老师能不能射中箭靶,别箭箭脱靶就搞笑了。

  难道是想虽败犹荣?

  许直忽然间恍然大悟,明白了某老师为什么要这么做了!如果某老师站在和社员一样的射箭位置上,输了之后可就无话可说啊。但是如果某老师站在比社员的更远射箭,那就算输了也有借口啊!

  而且就算自己阻拦也未必有用,因为某老师可以说自己不愿意“以大欺小”。

  好深的心计啊

  许直感觉遇上了一个“劲敌”,心生警惕。

  端木赐当然不会想到自己身边有一个看宫斗剧看得走火入魔的学生在那里“想入非非”。他之所以选择在这么远的地方射箭是因为这里是自己的能力所在,而且他也的确不愿意“以大欺小”。

  许直从身边递过一张弓,端木赐接过,试了一下弦,然后大喊,“升乐!”

  大家一愣,旋即明白过来这是要音乐的意思,然后早在音响室里准备好的社员就把音乐调出来,播满了整间射箭馆。

  这是一首古风的纯音乐,没有歌词,只有曲调。听起来似乎有琴、瑟、钟、鼓的声音,音律和谐,有绕梁之美。

  端木赐忽然轻声吟诵——

  “于以采苹,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

  于以盛之?维筐及筥;于以湘之?维錡及釜。

  于以奠之?宗室牖下;谁其尸之?有齐季女。”

  这是《诗经·采苹》。

  许直根本听不懂这老师在说些什么,只是感觉很有韵律,很好听,大约是某个地方的方言吧许直在心里想。

  他们当然不知道这是什么,这首曲子是《采苹》,是早在秦朝就已经失传了的曲子。《诗经》的每一首诗都是歌词,而曲谱却早已湮没在秦末阿房宫的那一场大火里,但还有一份隐形的曲谱,记在某人的脑子里。

  射箭是有音律配合的,不合音律射出去的箭是不合礼的,大夫耻之!

  周礼规定,射礼之乐,天子以《驺虞》作节,诸侯以《狸首》作节,卿大夫以《采苹》作节,士以《采蘩》作节,各依次序,无有侵犯!端木赐曾为鲁卫之相,属于卿大夫阶层,所以他用《采苹》。

  古老的音律渐渐高昂,端木赐也随之而动。

  端木赐一边听着耳边音律的节点,一边舒展长臂,开弓射箭,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合乎音律,动作与音律相协调,优美得像是一支舞。

  站在旁边看他引弓射箭的许直等人早已经看得呆了,他们原以为自己宛如阅兵式一样的整齐动作就已经够美得了,没想

  请收藏:https://m.qing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