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88章 风飞兮_长安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怪我们做父母的对她太过骄惯溺爱。不过话说回来,她现在这样,怎么也比嫁去高原强。”

  “那倒是……”秦慕白默默的点了点头。

  “好了,不多说了。”李道宗自嘲又苦涩的笑了一笑,说道,“你好好用兵,别的都不要多想了。此前我跟你说过的任何与雁儿有关的话,你都不要放在心上,就当是戏言好了。从此,你就当世上再没有李雪雁这个人。”

  秦慕白一时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好轻轻的点了点头,“王爷放心,我会竭尽全力打好眼前一仗。其他的,我现在都不会多想。唯一让我担心的大后方,现在有了王爷坐镇,我大可安枕无忧。此外,我的家中妻儿也要有劳王爷费心多多照顾了。”

  “放心。”李道宗扔下这两字,率领四万余兰州新兵与大批运送军资的民夫,回了鄯州。

  大军屯驻下来后,秦慕白召集众将,开始紧急商议与布置今后的战略战战术。

  大体战略其实已经十分明朗,就是与师出川蜀的尉迟敬德,合击吐蕃直捣黄龙,拿下逻些城。但具体细化到战术,就不那么容易了。

  摆在眼前最大的难题,不是军队战力、用兵谋略或是后勤粮饷,而是高原反应。

  这才刚到了大非川,包括李恪在内,就有许多人产生了比较明显的高原反应——头疼、眼花、气短、耳鸣、胸闷,等等。严重一点的,呕吐腹泄面部水肿,甚至晕厥在地人事不醒。

  受高原反应困扰比较严重的,多半是刚刚从关内赶来的援军,和来自草原的回纥将士。原本就活跃在这一带的关西军旧部,大多能够适应。

  这一切自然都在秦慕白的预料之中,而且早已做了相关部署。一个最重要的东西,就是流行在高原一带的一种特殊汤药——“红花汤”。据说这是由吐蕃的巫医发明的专门缓解高原反应的药汤,由红景天、红花、黄芪等药材配成,关西军中常年大量配备。此外,还有吐蕃酥油茶和高原神井盐这些材料作为食疗辅助。

  根据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高原反应的适应能力和适应时间长短也不同。因此,只能让将士们逐步适应。比喻,在大非川这里先适应十天半月,然后向西北推进三五十里,在海拔略高的地方屯兵休养适应一段时间。

  因此,总体战术只能是步步为营层层推进,不可能马上就大马金刀的率军杀上高原。要是那样,不等吐蕃人率军反击,关西军已经丧失大半的战斗力。

  “那侯君集所部人马,是怎么杀上高原作战的?”有人提出了这个疑问。

  秦慕白答道:“侯君集率领的那一支人马,其中大部分是常年驻守大非川的关西军老兵。他们适应高原的能力本来就强,这是其一;其二,侯君集选择了向昆仑山脉一带横向迂回而不是马上纵深

  请收藏:https://m.qing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