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16章 方若兰的舅父_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16章方若兰的舅父

  看到苏泽皱眉头,孙知县只能伸出一根手指说道:

  “解元公,实在不行就一成,你交一百两银子,我私下返你九十两,如何?不能再多了啊!”

  苏泽没想到自己一下子就成了劣绅土豪,他说道:

  “大老爷开口,苏某自然认捐,只是大老爷说的谷贱伤民,苏某很有兴趣,请大老爷赐教。”

  听到苏泽愿意捐钱,孙知县松了一口气。

  孙知县三十岁才中了举人,在参加了两次会试都落第之后,就补了缺官,和海瑞一样从学官做起,历任主簿、县丞、县令,曾经在四个县做过官,可以说是基层经验非常丰富的官场老油条了。

  他摸着山羊胡子说了一遍谷贱伤民的原因,苏泽自然知道是因为货币供应不足的通货紧缩,没想到眼前这个孙知县也能想到这个。

  果然大明并不缺乏人才啊,这个孙知县能找到钱荒谷贱的原因,已经让苏泽高看他一眼了。

  从言语间可以看出来,这位孙知县是真的懂得财政。

  可惜了,就是因为考不上进士,孙知县只能在小官中辗转徘徊,到了五十岁才当上了县令。

  “大老爷,苏某愿意认捐,这一百两银子就按之前说的,返我八十两就行了,就当是我给县衙做贡献了。”

  孙知县惊讶的看着苏泽,更是快感动的哭了,不愧是解元公啊,果然深明大义!

  苏泽又看向孙知县说道:“我听说大老爷曾经在广州为官?”

  孙知县点头说道:“我在来南平之前,曾任潮州府下县丞。”

  苏泽说道:“听闻广府那边也不爱种粮,多从海上外购粮食?”

  孙知县低声说道:“广府那边确实如此。”

  比起福建,整个广东因为距离朝廷更远,对于禁海令的废弛更严重。

  葡萄牙人堂而皇之的在岛上做生意,甚至还有佛郎机商人深入广州府收购生丝。

  在这样繁荣下,广府更多的田地都种上了经济作物,或者干脆进工坊打工。

  甚至广府地区还形成了粮食进口的贸易,大量商船从南洋运送过来粮食,再将这些低价的粮食卖给当地百姓交税和充当口粮,而当地百姓则养蚕或者种植甘蔗等经济作物卖钱。

  苏泽又问道:“听说广府那边还有人下南洋开拓荒田的?”

  孙知县叹息一声说道:“南洋多好田,爪哇吕宋的田地光是种稻就能一年四熟,确实有不少粤人南下种田,特别是在吕宋,据说闽人和粤人移民多达万人。”

  果然和自己打探到的消息差不多,从明代中期开始,广东和福建的百姓就开始有组织的下南洋移民了,在距离最近的吕宋岛,更是移民的第一目的。

  “为何这些移民不去澎湖?”

  孙知县说道:“这个嘛?澎湖确实距离闽广更近,但是朝廷在澎湖设置了巡检司,禁止百姓登陆,就算

  请收藏:https://m.qing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