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百五十四章 引爆炸药(六)_1890东南亚之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九一四年十月,大英帝国,唐宁街十号,一场针对德国人的高层会议正在召开。

  “德国人宣布陆军扩充三十万,以应对危机,温斯顿,你怎么看?”首相阿斯奎斯首先询问了温斯顿的意见。

  倒不是温斯顿多么令人信服,而是作为激进派代表的温斯顿,一定会说出阿斯奎斯希望的语言。

  “这是谎言和欺骗,德国正在准备战争!”温斯顿有些惊讶的站了起来,激动的说道。

  “德国常备军只有七十九万人,这次扩充计划将增加三十万人,增加了39%,他们却声称这只是为了渡过危机。”

  “从来没有一个国家,秉持着和平态度将军队扩充一半,先生们,德国的力量并不充足,养着一百多万常备军,还有庞大的舰队。”

  “诸位应该清楚,大英帝国每年在军事上的投入是多少,德国没有理由耗费巨资白养着这么多人。”

  温斯顿抛出了自己的论点,而这也正是阿斯奎斯想要的。

  不论阿斯奎斯多么的倾向于主和派,甚至一而再再而三的干预海军谈判,对德国人进行一定妥协,希望得到和平。

  但是在战争天平失衡,和平的可能性越来越小的时候,阿斯奎斯也会果断选择符合英国利益的做法。

  德国人扩充军队的举措,必然导致欧洲大陆均势的打破,劲进而引发更激烈的矛盾,甚至直接导致全面热战。

  这种情况下,英国必然不能像以前一样,静坐关注。

  “温斯顿爵士说的很对,德国人没理由耗费大量金钱,养着用不着的军队。”阿斯奎斯点了点头,深感认同的说道。

  双方军备竞赛进行了十来年,大量资金投入到战争相关产业中,推动军事技术飞速进步。

  进步的代价是,双方都背上了巨额的财政赤字。

  因为军备竞赛是不计成本的,敌人有了,我也要有,不论付出多少代价。

  不然一项技术别人有你没有,说不定就是这微小的差距,便会造成战争结局的改变。

  例如,二战时的雷达技术,日本战舰没有雷达,美国人却有,导致日本人在航母战斗中永远处于劣势。

  “佛伦奇元帅,不知道您有没有什么看法,不同的。”阿斯奎斯转身,看向陆军元帅——约翰·弗伦奇爵士。

  “我十分认同温斯顿爵士的观点。”佛伦奇爵士端着酒杯,先轻轻点头,表示自己的立场。

  “一支军队,突然进行大规模扩充,只有两种可能,第一是他需要面对外部敌人的直接威胁。”

  “德国的外部环境我们再清楚不过,浪漫的法国人又出现了混乱,巴黎街头的氛围就像四十多年前一样,充满了火药味。”

  “俄罗斯帝国虽然加强了西线的兵力布置,但是主要兵力都调往了西南集团军群,对德国没有威胁。”

  “至于……我们,大英帝国,我们没

  请收藏:https://m.qing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