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三十章 谁为万民奔波,谁为万民之王_朕真的不务正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五桅过洋船都是类似的结构,你可以拆,但是是否能装的起来,全看天意。

  殷正茂这话的意思,自然是五桅过洋船仿造不易,其实还有一层,吕宋地面和朝廷的信任现在还很薄弱,如果殷正茂真的敢造五桅过洋船,会对这种信任造成不可逆的伤害,这种弥足珍贵的信任,绝对不是银子可以修复的。

  殷正茂深受皇恩,吕宋总督府沐浴皇恩而生,沐浴皇泽而长,很难想象,吕宋总督府背叛了皇帝,大明皇帝得疯成何等模样。

  就大明皇帝那个脾气,怕是把皇宫给拆了,也要造船,如果木头还不够,就把大明皇陵的地面建筑给拆了,也要平定吕宋谋反作乱。

  大明皇帝真的干得出来。

  殷正茂带着李佑恭参观了造船厂后,又去参观了石灰厂,路面硬化、船厂铸底、海岸堤坝等等,都需要用到石灰厂,尤其是港口一些木制的栈桥,也都换成了钢混的结构,更加耐用。

  下午,殷正茂带领着李佑恭参观了吕宋的铜矿,这里是马尼拉东边不足三十里的一个小镇,现在有了自己的名字——铜祥镇。

  也从一个不足三五百人的小镇,变成了足足有三万余匠人生活的重镇。

  陈成毅是这个铜厂的督办,这可是皇帝陛下圣命任命的督办,上一次大船到松江府送过去了五十万斤的赤铜,陈成毅因为采铜有功,提拔为了吕宋铜厂督办,全权负责吕宋铜矿的开采。

  陈成毅可是正七品的朝廷命官。

  陈成毅带着李佑恭和总督府随行人员,走向了铜山,路上铺设着木轨,是为了方便同铜料下山冶炼,汞齐法效率更高,可陈成毅还是选择了效率较低的铅炼,一来没有汞,二来,汞齐法之下没有老匠人,能活过二十都算长寿。

  陈成毅带着李佑恭站在矿山之前,开口说道:“老匠人们,凭经验识别地势、地貌、找到苗引,据苗引找矿。”

  寻找苗引,在这一行叫寻龙,就是寻找矿脉的大龙,画风大概就是类似于:寻龙分金看缠山,一重缠是一重关,关门如有八重险,不出阴阳八卦形。

  当然实际上找苗引是个很难很难的地质学问题,陈成毅已经在总结寻苗引的办法,地势地貌,土壤的构成等等,将经验进行总结,最后形成能够传授给他人的技术,就是陈成毅这个举人要做的事儿。

  “找到了苗引,沿苗脉凿硐,硐内再分类。主要是斜巷入山,深者长达数里,逐级开采。硐内用木架镶顶,有时候也会用石灰钢柱镶顶,防止塌陷,通风用的是风柜,一种往复式的大风箱,如果是长巷,就是超过百步的矿洞,就需要另造风井,井口嵌踏,若是有沁水,可以爬出。”

  “排水用的唧筒,一条数里长巷有水龙百余,用工千余人。”

  陈成毅介绍着铜厂采矿的诸多设备,支

  请收藏:https://m.qing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