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零一章 海外开拓的规矩_朕真的不务正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只,这二十五支船队,分别前往了长崎、琉球那霸港、吕宋马尼拉、婆罗洲文莱、安南岘港、暹罗素可泰、爪哇泗水港、锡兰科伦坡和蒙兀儿苏拉特等地。

  郑和下西洋的旧案文牍中的出使水图,在万历二年开始更新牵星过洋图和罗盘针图之后,松江府远洋商行,完成部分超过了七成。

  在耀武扬威的同时,孙克弘也是如履薄冰,松江巡抚汪道昆巡视松江已经第八个年头了,明年,汪道昆就要转任,大明的久任之法,最长为九年,换一个新的巡抚,到那个时候,就不是现在这个局面了。

  新的巡抚一定会培养自己的班底,孙氏必然会被放弃,一朝天子一朝臣,就像高拱在隆庆年间当了那么多年的首辅,到了新皇帝登基,立刻就被更换,在民间也是如此,新任巡抚只会对庞然大物的孙家极为忌惮。

  到那时,恐怕就是墙倒众人推的局面。

  千岛之国——元绪群岛,数千座岛屿之上,是南洋少数适合耕种的岛屿,岛上超过一成半的面积适合耕种,就目前探明适合种植的土地就超过了80万顷,而且很有趣的是,这里并没有参天大树,十分有利于开垦,因为是海岛,海鸟的栖息地,岛上并不缺少肥料。

  看起来有些奇怪,千岛之国,数以千计的群岛适合耕种,但事实的确如此,再加上那个形如乌龟的大岛屿,完全足够他们孙家生根发芽了。

  种植园需要适宜的土地和丰富的奴隶,而这些,千岛之国,都不缺乏。

  孙克弘判断,他们孙氏唯一的生机,在于两个字,圣眷,如果能够将这片地域经营好,稻谷、棕榈、甘蔗、方糖、橡胶等等产物,也是大明急需之物,陛下对粮食的渴望,已经在之前开海的多道圣旨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市舶司的考成中第一项就是舶来粮。

  经营千岛之国、紧紧跟随陛下的步伐、奉诏开拓,博取世袭罔替的开拓爵赏,必然会获得圣眷,即便是不再被新的巡抚作为腹心,这些圣眷无法庇佑孙氏,孙氏不得不出海避难,也有落脚之处。

  “大食人买卖奴仆倒是一把好手,质量上乘,而且买卖的奴仆都敲掉了铃铛,这法子,在日后开拓的时候,也可以学一学。”孙克弘合上了笔记,他在厚重的备忘录上,记录了今年的目标,年底之间,至少要开拓十到二十个种植园。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孙克弘才思敏捷,仍然喜欢把事情记在备忘录上,他手里是大明皇帝赐给他的钢笔,墨是油墨,而不是烟墨。

  无风三尺浪的海上,硬笔比软笔更加方便一些。

  “商总,几个东家等了很久了。”司务低声禀报着,风向在变,港口变得繁忙了起来,堆积了一个冬天的货物,几乎淤塞,需要一个泄洪口泄洪,而这个泄洪口就是松江府新港

  请收藏:https://m.qing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