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二十四章 大明律,不保护泰西番夷_朕真的不务正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足的说道。

  “理当积蓄一二,少有聪慧不假,方仲永五岁忽啼求书具作诗四句,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然不使学,复七年,泯然众人矣,此为伤仲永,仲永之之通悟,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张居正说明了理由。

  这是张居正的教育观念,你熊廷弼是个天才不假,但你仍需要谨记,就是天分再高,也不能骄傲自满,便不学了,否则就会泯然众人矣,天分通悟,是老天爷给的,但也不能骄傲自满,理应好学,谦虚,进而谋求更高的成就。

  “谨遵先生教诲。”熊廷弼立刻十分恭敬的说道,熊廷弼对张居正非常尊重,对陛下极为感恩,他不是那种没良心的白眼狼,张居正教训两句,就心怀怨怼。

  叛逆这种事,是需要物质基础的。

  大明求学极为艰难,再好学,没有物质基础,连书都借不到,甚至连识字都很困难,熊廷弼是穷苦出身,他今日能得陛下和先生如此培养,是陛下和先生看重了他未来可能有的成就。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朱翊钧亦是点头说道:“先生说得好,后年的乡试就不要参与了,下一次乡试,熊大也十六岁了,也正好成丁。”

  “熊大,那个倭国王府和琉球王府的热闹,最近听说了没?”

  “听说了。”熊廷弼面露不忍,脸色古怪的说道:“堂堂王府居然闹出了这等笑话来,这番夷果然如大宗伯所言那般,狼面兽心,不视礼数。”

  倭国王府和琉球王府继互相抛粪之后,又闹出了乐子来,说是太白楼有一倭国来的花魁,长相秀丽,知书达理,这尚久听闻,便去请花魁上门来伺候,这一伺候,足利义昭当即不开心了,立刻也招了花魁入府伺候。

  这足利义昭就问:吾与尚久孰强?花魁当然说是尚久。

  而后花魁把这个当成了笑话,在太白楼讲与人听,这也算是趣闻,花魁见多识广,则是觉得都不怎么强。

  这倭国王府和琉球王府就因为这点事,大闹了一场,轮番请花魁上门,一次比一次的排场大,比排场,比规模,比时长还要比大小,闹的笑话大了,皇帝听闻,下旨不得斗富,这才是落下帷幕。

  朱翊钧又问了几件最近发生的事儿,比如戥头案,比如新都杨氏,比如王如龙复开平卫,比如今年大雪,三娘子和布延求助大明朝廷等等,熊廷弼都是对答如流,而且颇有自己的见解,并非人云亦云。

  朱翊钧非常满意,熊廷弼读书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不会成为杨有仁那样的人。

  比如王如龙复开平卫之事,在熊廷弼看来,是九边军兵战力恢复的体现,同时也是土蛮汗抵抗意志完全崩溃的证明,而且也是大明边方贸易的结果,熊廷弼从经济的角度阐述了自己的见解,尤其是结合了西班牙

  请收藏:https://m.qing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