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章 四年后_带着房子穿古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她无意做文抄公,而且也没那个能力持续不断地产出好文好诗,更何况历史走向已经不同了,一些用典也有了出入,宋筠很是废了些劲儿,才掰正了自己曾经的认知,在听宋念讲课的时候不至于混乱,更何况是靠前世的诗词刷名声呢,实在是没那个本事去改编。

  好在,开国皇帝虽然前期忙着争权夺势,后期忙着采选淑女、广纳后宫,到底还是给这个时代的女性留了一点点喘息的余地。

  在他当政的时期,很是夸赞过一些才女,因此,像宋家这样还不受上层社会越来越保守的风气影响的人家,对宋筠读书,虽然不像对宋策他们那样支持,却还是允许她在书房随意翻看书籍。

  于是,宋筠一边随着宋念正式地学习这个时期的文字,一边摸索着去了解这个朝代的文化。

  学习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八月,这是一年里面最热的月份,阳光热烈、土地也蒸腾着热气。女娘们都不愿意在这个时候出屋子,生怕被晒黑一个度。

  这个时候愿意去旁人家拜访的,不是真的感情好,就是有要事相商了。比如宋念的姑母。

  宋念的姑母,闺名已不可考。能叫她闺名的几个人,多数都已尘归尘土归土,且以宋姑母称呼她吧。

  宋姑母是个颇为精明强干的妇人。丈夫王举人一心只读圣贤书,家里家外都不操心。宋姑母上奉公婆,下育儿女,还把家里的铺子土地都调理得顺顺当当。

  等王举人几次科考都未能成功,日渐颓唐的时候,宋姑母又提出让他开个书院,收几个学生。

  王举人这样的男人,放现代妥妥被骂“丧偶式育儿”中不负责任的丈夫。

  但在古代,他却是个颇让妻子省心的丈夫:不蓄婢不纳妾,不嫖不赌,而且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除了读书没别的能耐,干脆处处听妻子调度。

  比如办书院这事儿,他本是懒得做人先生,只想在家读读书写几个字,再教导一下自家子女,左右家里不缺银钱,犯不上为此受累。

  宋姑母却不这么想,私下对着丈夫说:

  “你这呆子,家里的生计,我何时让你操过心?”

  “此番提出让你开书院,一是想着你能有个事儿做,边教书边科考,就不至于日日在家因科考而烦心;

  二是,亲族家里有条件读书的孩子多,读不起书的也有,不如让他们也随你读书,略识几个字,日后也好养家糊口。”

  宋姑母没说的是,考进士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公公考了一辈子,还不是止步举人?甚至把家业都抛费了大半?

  自家丈夫如果也一辈子汲汲于此,那到璞哥儿、琦哥儿赶考的时候,怕不是连路费都拿不出来了?

  进士及第、封妻荫子固然好,达不到的情况下,传道授业、桃李满园也不错。想必即使考不中,也不会

  请收藏:https://m.qing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